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化石為“單孔目動物時代”提供了證據!

新化石為“單孔目動物時代”提供了證據

时间:2025-11-02 04:19:45 来源:中國馬術運動協會 作者:娛樂 阅读:541次
新化石為“單孔目動物時代”提供了證據
一億年前,在新南威爾士州閃電嶺,六隻單孔目動物同時生活在同一個地方。從左下順時針方向:Opalios splendens,一種被稱為“針鼴”的新描述物種;當時最大的單孔目動物Stirtodon elizabethaeKollikodon ritchiei,有熱交叉麵包形狀的臼齒;Steropodon galmani,現在從額外的不透明化石中得知;當時最小的單孔目動物——Parvopalus clytie;以及已知最早的鴨嘴獸物種——Dharragarra aurora。署名:uux.cn彼得·肖滕
(神秘的地球uux.cn)據泰勒&弗朗西斯:一組澳大利亞科學家在澳大利亞博物館(am)、維多利亞博物館和澳大利亞蛋白石中心發現了“單孔目動物時代”的證據,該證據今天發表在《阿爾謝林加:澳大利亞古生物學雜誌》上。
這一發現是由兩位哺乳動物學家領導的,他們是澳大利亞博物館的榮譽助理蒂姆·弗蘭納裏教授;以及首席科學家兼澳大利亞博物館研究所(AMRI)所長Kris Helgen教授。
在新南威爾士州閃電嶺蛋白石地裏發現的這種不透明的下顎可以追溯到白堊紀的塞諾曼時代,在1.02億到9660萬年前。
弗蘭納裏教授說,研究表明,1億年前,澳大利亞是各種單孔目動物的家園,鴨嘴獸和針鼴鼠是唯一幸存的後代。
“今天,澳大利亞以有袋動物之鄉而聞名,但這些新化石的發現首次表明澳大利亞以前是多種單孔目動物的家園。這就像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文明,”弗蘭納裏教授說。
首席科學家兼澳大利亞博物館研究所所長海爾根教授說,這三個新物種展示了以前在其他現存或化石單孔目動物中沒有見過的特征組合。新的單孔目動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種,Opalios splendens,保留了已知最早的單孔目動物的特征,但也預示著現存的單孔目動物,針鼴和鴨嘴獸的適應。
“在我們今天擁有的單孔目動物的共同祖先進化之前,Opalios splendens在進化樹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整體解剖結構可能很像鴨嘴獸,但下巴和鼻子的特征更像針鼴——你可以叫它‘針鼴’,”海爾根教授說。

“我們的卵生哺乳動物如何進化的故事在最古老的單孔目動物Teinolophos trusleri上是‘有齒到無齒’的,它可以追溯到1.3億年前的維多利亞。赫爾根教授說:“我們在閃電嶺看到的是,在1億年前,一些單孔目動物仍然有5顆臼齒,但其中一些已經減少到3顆了。”。
弗蘭納裏教授強調,今天,針鼴沒有牙齒,鴨嘴獸也基本上沒有牙齒。
成年鴨嘴獸沒有牙齒,盡管幼年鴨嘴獸有未發育完全的臼齒。成年鴨嘴獸在近1億年後何時以及為何失去牙齒是一個我們認為已經解開的謎團。弗蘭納裏教授說:“可能是因為與澳大利亞水鼠的競爭,這種水鼠是在過去200萬年內來到澳大利亞的,這種競爭導致鴨嘴獸尋找更軟、更滑的食物,最好用成年人現在使用的皮革墊來加工。”
新化石為“單孔目動物時代”提供了證據
悉尼澳大利亞博物館內,古生物學家蒂姆·弗蘭納裏教授手持一顆一億年前的小牙齒碎片的肖像(背景按比例投影),關於這一發現的許多學術工作都是在這裏進行的。2024年5月22日。鳴謝:uux.cn詹姆斯·阿爾科克/澳大利亞博物館
“這個獨特的澳大利亞故事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在一張快照中,我們看到6種不同的產卵哺乳動物在1億多年前一起生活在閃電嶺。它們都擁有潛在的進化命運,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發展,它們都是目前生活的單孔目動物的遙遠祖先和親戚。”
澳大利亞博物館古生物學館長馬修·麥柯裏博士表示,三個單孔目動物新屬的發現有助於拚湊出它們非凡的進化故事。
“在新南威爾士州的塞諾瑪尼閃電嶺動物群中有六種單孔目動物,包括這裏新描述的三種,這使其成為有記錄以來最多樣化的單孔目動物組合。一個標本中已知有四個物種,這表明多樣性仍未得到充分體現。麥柯裏博士說:“這一發現使此前已知的單孔目動物多樣性增加了20%以上。”
“我們隻有很少的單孔目動物化石,因此發現新化石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於它們生活在哪裏、長什麽樣以及環境變化如何影響它們進化的信息。麥柯裏博士說:“從1.3億年前南極洲的小型鼩鼱到今天,目前已知的每一個重要的單孔目動物化石都符合這個進化故事。”
來自維多利亞博物館研究所的合著者、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高級策展人托馬斯·裏奇博士和名譽副教授帕特裏夏·維克斯-裏奇·奧說,這些好奇、獨特和古老的澳大利亞動物仍然有能力引起科學界的興趣。
“鴨嘴獸和針鼴鼠是澳大利亞的標誌性物種。裏奇博士說:“在一個小區域發現這幾個新物種表明,卵生單孔目動物的家譜遠比現存的鴨嘴獸和針鼴複雜得多。”
“隨著澳大利亞中生代野外工作的繼續,我們繼續加深對生命如何隨時間變化的了解。對我來說,這就是科學如此令人興奮的原因。
這些化石是由閃電嶺澳大利亞蛋白石中心的伊麗莎白·史密斯和她的女兒克萊亞發現的,他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在蛋白石地裏工作和搜尋。
“蛋白石化石很罕見,但蛋白石化的單孔目動物化石更加罕見,因為一百萬塊單孔目動物化石中隻有一塊碎片。史密斯說:“我們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或者在什麽地方出現。”
“這些標本是一個啟示。它們向世界展示了在澳大利亞成為袋類哺乳動物、有袋類動物的土地之前,這裏是一個毛茸茸的產卵動物——單孔目動物的土地。史密斯說:“似乎在1億年前,閃電嶺的單孔目動物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都多,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

(责任编辑:互聯網)

相关内容
  • 《古劍奇譚三》試玩版820上線 仄台運營形式公布
  • 《指尖刀塔》奶爸星鬥之力卡德出拆心得分享
  • 白芯瀏覽器民圓公布聲明:基於Chrome內核 有三麵創新
  • 育碧下一個財年目標:重返開放世界冒險遊戲的領導地位!
  • 《消逝的光芒2》劇情太順天了 玩家挑選決定天下分歧
  • 《滅亡空間2》多人形式細節流露 最新截圖公布
  • DICE上世紀被挨消的遊戲《硬核》將於去歲重逝世登岸PS4及PSV
  • 廚王爭霸  萬代《Tabe
推荐内容
  • 動漫服裝時尚圖片女士(動漫服裝大全 簡單女素材)
  • B站申請轉換雙重主要上市,以吸引更多潛在投資者
  • 中國玩家但願《亡靈狡計》增減中文 開辟者問複:正在看了
  • 武漢東湖陸天天下門票代價及劣惠政策
  • 或許正在中國著名度低 但《麥登橄欖球》係列銷量衝破1.3億套!
  • PlayStation英文民網上線遊戲庫服從 可檢察本身遊戲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