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視頻截圖)
“這標誌著一個旅程的開始。”這是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公司首款MR頭顯設備Vision Pro發布時說的話,然而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庫克的自信恐怕已經大打折扣。7月5日,蘋果被曝已被迫大幅下調Vision Pro的產量預期,該公司雖未正麵回應,卻也未否認這個消息。
作為蘋果又一重磅新品,Vision Pro從推出起就被寄予厚望,被看作像iPhone一樣的革命性產品,在蘋果公司市值重返3萬億美元的背景下,Vision Pro能否推動其再進一步更是備受全球關注。但如今減產消息傳出,短時間內想要實現更大的跨越或許有些困難。在wellsenn XR創始人兼首席分析師何萬城看來,第一代頭顯在核心部件的技術成熟度、內容生態的完善度、形態大小的便攜度以及價格的親民程度上都不太理想,更期待未來這款產品的升級和迭代。
減產傳聞出現
據媒體報道,蘋果已被迫大幅下調MR頭顯Vision Pro的產量預期,本來第一年的銷量目標高達300萬台,但後來將這一數字降至100萬台,又降至90萬台,而在發布時,蘋果的銷售目標已經降至30萬台,如今再度砍半到15萬台。還有報道稱,為VisionPro提供某些零部件的中國獨家供應商稱,蘋果隻要求他們在第一年供應13萬至15萬台的配件量。
至於原因,媒體稱,頭顯設備設計的複雜性和生產的困難,是蘋果無奈縮減產量目標的主要因素,因此更廉價版本的推出計劃也將不得不推遲。
《華夏時報》記者就此采訪了蘋果中國方麵,截至發稿,對方未給出回複。不過,該公司近日模糊回應媒體稱,頭顯投產計劃通常會根據市場情況適時調整,具體由相關部門統一協調。
根據多家研究機構發布的物料清單,蘋果MR頭顯Vision Pro的主要供應商來自中國,供應商數量占總數的一半以上,涉及立訊精密、科瑞技術、博眾精工、歌爾股份、台積電等。
記者又就減產問題采訪了上述蘋果產業鏈上的供應商,但都沒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結果。
博眾精工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公司為蘋果提供VisionPro生產過程中所需的檢測和組裝設備,設備訂單已經出貨,具體數量不方便透露,目前並沒有收到該設備減產的通知。“根據前端透露的消息,設備訂單部分來自蘋果直接采購,部分來自蘋果指定的供應商間接采購。”
科瑞技術董秘辦公室工作人員回複稱,該公司主要為蘋果供應檢測設備,但目前不太了解蘋果是否削減了產量;歌爾股份方麵則表示,涉及具體客戶或項目的問題,需遵守保密協議,不便於評論;台積電也回複記者稱,公司不評論任何客戶業務或市場傳聞。至於立訊精密,截至記者發稿,未給出任何回複。
何萬城認為,蘋果如果確實決定減產,原因可能有幾個:一是整個內容體係可能還沒有達到預期,開發者開發出的可供消費者使用的內容還較少;二是整個硬件或者核心的一些部件,比如屏幕、光學元件、外部的結構件,可能存在大規模量產的問題,隻要有一個部分的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就會壓縮量產能力;三是高成本限製了大規模提高銷量的速度,如良品率沒有提升,那麽成本就很難降下來,成本居高不下,廉價版的進度就可能推遲。
此前有消息稱,Vision Pro使用的是索尼公司提供的OLEDoS麵板,這是一種利用矽基底製造的高分辨率Micro OLED顯示麵板,但其OLEDoS麵板產能有限,每年隻能供應90萬塊,每台Vision Pro需要用到兩塊。
產品有待升級
一個月前,蘋果在2023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23)上推出其首款MR頭顯設備Vision Pro,售價3499美元(約合人民幣24899元),預計將於明年年初在美國上市,明年晚些時候在更多國家上市。
但當時資本市場似乎並不看好這款產品的前景,發布前,蘋果股價一度上漲2%,MR發布後其股價反而持平至小幅走低。
Vision Pro的推出雖然比不上ChatGPT的熱度,也為蘋果帶去了更多話題和討論。蘋果對這款產品的重視程度也不同以往,就像庫克說的那句:“這標誌著一個旅程的開始”,而蘋果上一段旅程的開始就是iPhone的推出。
蘋果已經多年沒有推出一款跨越式創新的產品,6代之後的iPhone,一直被詬病“小修小補”,雖然銷量依然堅挺,蘋果的業績也不斷創新高,但消費降級的現象還是出現在了蘋果身上。
2023財年第一財季,蘋果總營收為1171.54億美元,同比下降5%,這是其自2019年以來該季度營收首次同比下滑,期內淨利潤為299.98億美元,同比下降13%。具體產品中,除iPad營收和服務收入同比增長,iPhone手機、Mac電腦、可穿戴等終端硬件均出現了下滑,其中,iPhone銷售額為657.75億美元,較上一財年下降8%。
蘋果急需一個新“iPhone”來激活其創新活力,Vision Pro或許就是這個改變一切的突破口。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報告預測,自2024年產品發布後,到第五年,Vision Pro及其相關係列的用戶群體將達到2000萬,到第五年年底,2000萬Vision係列用戶將約達到MacBook裝機量的15%,而僅占iPhone裝機量的2%。
何萬城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第一代Vision Pro銷量很高不太現實,近3500美元的價格意味著很難成為爆款產品,且目前沒有豐富的消費內容。“無論幾十萬台還是100萬台,差異並不大,對於蘋果來說,這個銷量遠遠達不到其體量和目標,就目前來說,蘋果自己從未說過必須賣到C端,更多是賣給廣大開發者不斷生產內容。”
不過,何萬城認為Vision Pro這類產品的確有可能成為手機之後的下一代核心、主流內容承載平台,隻是還需要時間去進行技術的迭代和形態的改變。“將來要成為像手機這樣的革命性產品,一定是輕量級的、小的,能夠讓人長時間佩戴,MR或者VR、AR這類產品目前還屬於全遮擋式、全沉浸式的,遠遠達不到長時間佩戴和使用的要求,我個人還是更看好OST(通過光學透視的方式來實現AR技術),形態上可以類似眼鏡,那才更像能夠普及的消費產品。蘋果既然已經發布了這類產品,就說明以後會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未來或許會出現一些功能和場景上的細分”。
分享
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MR頭顯發布僅一個月陷減產猜疑,蘋果新“旅程”出師不利》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责任编辑:薛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