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柱山神秘古暗道之謎
暗道位於於天柱山九井河景區。天柱山的數條支流匯集於此,形成一條落差550米的瀑布,瀑布跌水在堅硬的花崗岩河床上衝擊形成了一個個深潭,大的深潭共有9個,九井河因此得名。暗道洞口位於四井地段東側靠近河穀的山坡上。
背景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天柱山暗道被定為文物點。7月上旬,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宮希成對這條暗道進行現場勘察之後,確認這是安徽迄今發現的首例人工古暗道。但它的修建時間、用途以及連接什麽地方,至今成謎。
天柱山管委會工會主任張揚介紹說,目前管委會正在製定新的探測計劃。新計劃準備在8月初,先安排工人將暗道中的積水和淤泥清除,暗道有的地方頂部石板已經坍塌,將通道堵塞,計劃中坍塌的部分可能會從頂部被挖開,一來恢複暗道暢通,二來便於工人清淤和提高專家考察的安全性,三來可以對這些地方進行修複。清除障礙後,專家將對暗道內部進行更深入地探測。
據了解,計劃製定完成並獲得文物保護部門批準後,就會付諸實施。也許不遠的將來,這個在當地人們心中存在的幾十年的謎團即將解開。
如果是其他用途,則要放到當時的大背景下去分析,才能確定其意義
幾十年前,安徽潛山縣的天柱山地區,當地人在修建農田時偶然間發現一條神秘暗道。之所以稱其神秘,是因為洞口和裏麵的通道,均由人工製成。30年間,當地部門組織過3次探察,都因能見度差、淤泥或積水障礙等原因,每次在暗道內隻能前行十幾二十米,便無功而返。
軍事設施?墓道?排水涵洞?……幾十年來,對於這條暗道的用途以及它通往哪裏,民間有各種猜測和傳說。而當地的縣誌、山誌中,隻有暗道附近的道觀遺址天祚宮的記載,對暗道卻隻字不提。
神秘暗道通往何處?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宮希成介紹說,洞口非常明顯。同樣明顯的,還有其人工痕跡:“洞口,還有暗道裏麵的地麵、牆壁、頂部,都是由石板砌成,而且這些石料都是經過加工和挑選的,一看就是個人工通道。”
除此之外,在洞口還有一個封門石。也就是說,洞口原本封閉,被發現後,封門石才被挪開。而在暗道兩側的牆壁上,還有凹進去的壁龕,至於其是用來放置燈盞的燈龕還是另有他用,目前尚不確定。
潛山縣博物館館長李丁生認為,暗道應建於宋代之前。因為宋代之後潛山縣的記載已經比較詳細。和前幾次探察一樣,宮希成和助手這次也隻前進了十幾米。“通道隻有1米多寬,高80厘米左右,人在裏麵隻能蹲著走。進去十幾米後,手電筒的光就隻夠看到眼前的東西。前幾天剛下過大雨,洞裏有積水,由於這次探察沒帶相關設備,考慮到安全原因,就沒有再往裏走。”
雖然沒能繼續深入一探究竟,但宮希成他們憑借其從事考古多年的專業經驗,還是從地麵上看出了一些端倪。
他說,從地表情況看,暗道連接的地下部分不小,範圍大概有十幾畝地。從洞口和暗道前麵十幾米的情況看,當初建設這個地下工程時,應當是先挖開地麵,進行施工。當建成後,又被重新掩埋起來,“土壤的自然狀態和經過人為加工之後的情況不一樣,我們搞考古的看這個還是比較有經驗,但準確度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12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