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前的OPPO開發者大會上,OPPO將於今年10月發布智能電視。手機廠商做電視早已經不算新鮮,小米、華為&榮耀等品牌先後入局,在OPPO之前,同屬OPPO係的一加已經推出了電視產品。

OPPO做電視或與以下幾點有關:
一是,手機市場壓力日益增大,需拓展品類追求增長。
近兩年,手機市場的競爭壓力日益增大,OPPO也在其中,特別是華為在國內市場更衝勁十足。根據IDC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8780萬部,同比下降10.3%,華為排在第一,市場份額同比增長9.5%至45.2%,OPPO排在第三,市場份額為16%,同比有著22.7%的跌幅,是Top 5品牌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家。
選擇推出更多品類產品,OPPO有機會幫助自身擴大用戶群體,緩解業績壓力的同時,也不是沒有可能對手機業務反哺。
二是,豐富產品線與應用場景,為AIoT戰略更好做準備。
AIoT方麵的比拚是未來的焦點。通過OPPO官方介紹來看,將電視定位在萬物互融下家庭場景的內容入口。
不過,與他的“跨界前輩”們類似,OPPO也要注意以下幾點,如果能在初始階段就完善細節,或許能實現快速發展,畢竟,其品牌認知度是可觀的:
一是,畫質表現等基礎產品力。
電視上下遊供應鏈已經十分成熟,生產一台電視產品對OPPO來說不存在太大難度,但看得好依舊是用戶對電視的主訴求之一。顯示效果,也同時考驗OPPO在芯片引擎算法等方麵的能力。
二是,軟硬件的整體生態協同。
通過OPPO官方的表述來看,電視產品對於OPPO來說不僅僅是一款帶屏的顯示器,更擔任著IoT生態中入口的角色,這需要軟硬件協同能力。
如何打造獨特優勢,也是OPPO需要著重考慮的。小米有米家和小愛同學、華為有多屏協同,這是可以得到認可的特性。OPPO也需要具有高辨識度的特色。
當然,不僅是OPPO,這也適用於更多想要跨界大屏顯示的品牌。在釘科技看來,AIoT的競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需要依托大屏完成,在建立合作的同時,想要自主掌握相關能力的品牌也還會陸續湧現,一場更大規模的品牌遭遇戰趨勢可能已經潛滋暗長。
也如前麵所說,目前來看,隻是做電視硬件的門檻大大降低了,畢竟供應鏈很成熟。難在芯片引擎算法等加持的畫質調教,這需要時間沉澱;難在軟硬件的整體生態協同,以及在更開闊的AIoT賽道如何打造出新體驗新場景。當然,新玩家越來越多,行業創新必然要整體加速,這是值得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