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聞 >透過現象看本質:2015年互聯網電視繁榮背後的現象分析 正文

透過現象看本質:2015年互聯網電視繁榮背後的現象分析

来源:中國馬術運動協會   作者:羅嘉良   时间:2025-11-02 18:14:06
  2015年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年互聯網電視的發展,最令人矚目的定是那一個個嶄新的品牌,跨界成為互聯網電視發展的主旋律,一方麵表明互聯網電視的門檻已經越來越低,另一方麵也說明搶占家庭娛樂入口的重要性,它們的出現首先與樂視、小米、酷開這些較早進入互聯網電視領域的品牌展開競爭,同時也不斷推進互聯網電視行業的發展,使互聯網電視市場更加繁榮,而這背後也有一些現象值得關注。
 
都是新麵孔 2015年新晉互聯網電視觀察

  2015年新晉互聯網電視盤點
 
都是新麵孔 2015年新晉互聯網電視觀察

  現象1:大中小全覆蓋  55寸是終點
 
  如果問2015年最主流的互聯網電視尺寸是什麽,從上圖可以很快找到答案,很這些新晉的互聯網電視品牌首先瞄準的是55寸這個大小,這個尺寸大小適中,可以滿足大多數家庭的使用環境。與此同時,這些新晉品牌並沒有放棄小尺寸電視,要麽一口氣推出三款大中小不同尺寸的電視,要麽時隔一段時間後再推出小尺寸電視來豐富產品線,總之客廳不是唯一的目標,適用於小空間比如臥室的小尺寸電視同樣被看重,其中43寸是主流 ,以上6個品牌中隻有暴風超體電視為42寸,其餘都為43寸。
 
  現象2:4K大範圍普及  3D很少被提及
 
  表格中除了小尺寸電視外,電視的分辨率都達到了4K級別,在4K片源何時能夠普及還是一個未知數時,4K電視已經徹底普及了。即使在小尺寸電視中,大麥的D43s、微鯨WTV43K1、風行電視43寸都已經達到了4K級別。另外,之前算得上有力賣點的3D功能,在以上幾款電視中也隻有17TV的55S9i及二代產品具備3D功能,其它電視都不涉及。其實3D與4K一樣,由於沒有普及的片源,它們的存在非常尷尬,筆者家中就有一台具備3D功能的電視,隻是在賣場選購時體驗了一下,拿回家中基本沒有使用過了。
 
  現象3:價格不相上下  風行後來居上 
 
都是新麵孔 2015年新晉互聯網電視分析

  從售價來看,除了將55寸4K電視價格拉到3000元以內的風行電視,其餘幾款55寸電視價格都在4000元左右,如果配備獨立的音響設備,價格最高為4999元,如果拿它們與合資品牌旗艦產品相比,價格上無疑非常低。互聯網電視的出世與低價關係密切,不過如今還沒有像智能手機那樣在不同價位段的競爭,激烈的競爭主要集中在4000元這個價位段,售價2799元的55寸風行超維電視的出現進一步拉低了行業價格底線,在即將到來的2016年,55寸電視在低於3000元這個價位段也可能會爆發新一輪的競爭。
 
  現象4:迭代速度快  新品越來越多
 
  如今互聯網產品的迭代速度之外大家都有目共睹,電視同樣不例外,以PPTV 55P這款電視為例,上市三個月之後已經被55P Pro替代,在硬件配置上有了不少的提升,關鍵是價格維持不變,不知那些已購買用戶是何心情;同樣是產品迭代,17TV55i的升級在價格上有了500元的增長,但這也僅僅是在559Si發布大約半年的時間,速度也算夠快了。其實迭代帶來升級是好事,但如果能在產品研發時多花一些心思,也許就不用這麽著急推陳出新了。
 
  現象5:內容比拚激烈  資源多少很關鍵
 
  對於一台互聯網電視而言,硬件的競爭已到了一個相對飽和的階段,而內容的多寡如今顯得越來越重要,小米與樂視在上半年還在為內容第一爭執不斷,可見它的重要意義。無論是贈送會員服務還是需要額外購買,內容都是這些電視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與視頻關係密切的PPTV、風行可以將自身的資源優勢移植到電視,其它電視則需要與多樣化的視頻平台進行合作,力求在電視上能看到的越來越多,這也是選購電視時需要著重衡量的一個因素。
 
  現象6:不止是免運費 售後服務更加完善
 
都是新麵孔 2015年新晉互聯網電視觀察

  互聯網電視帶來的變革是全方麵的,這其中就包括售後服務,上麵幾款電視除了較早發布的大麥電視外,在售後服務上不僅與傳統電視廠商相比有了明顯提升,與樂視、小米相比也優勢明顯,17TV主要依靠聯想現有的售後服務體係,打出了“30天包退,365天隻換不修”的承諾,微鯨電視也采用同樣的政策,同時暴風也有365天隻換不修的政策,而剛剛發布的風行電視也做到了180天隻換不修。
 
  在物流配送方麵,以上電視中除了大麥及風行外都實現了免運費,在此基礎上,暴風推出了送裝一體的服務,免去了預約安裝的麻煩,PPTV則推出了“五免”政策,即免會員年費、免廣告、免費高清畫質及免運費、安裝費五項政策,使服務進一步升級。
 
  寫在最後:

  越來越多互聯網電視的出現帶來了更加激烈的競爭,除了硬件配置及價格的比拚外,我更看重的是內容及用戶體驗的改進,尤其是在當前一些不合規APP下架後,電視自帶內容的多寡就顯得越來越重要,而基於此的會員服務也應是2016年需要進一步完善的。
 
  在即將到來的2016年,相信還會有許多新品牌的誕生,而以上各品牌能否持續發展目前也還是一個未知數,畢竟它們都還很年輕,無論是出局者還是新晉者,相信隻要將產品做好,把服務提升上去,都可大有作為。在此期待互聯網電視品牌能夠不斷走向成熟而不是曇花一現,也期待2016年中國互聯網電視能夠大放異彩。


 

标签:

责任编辑:王繹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