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個尼安德特人的古老基因組為他們的社區和社會組織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快照。
(神秘的地球uux.cn)據cnBeta:科學家們首次成功地對西伯利亞一個偏遠的尼安德特人社區的多個個體進行了測序。在這13個個體中,調查人員確定了多個相關個體,包括一位父親和他的十幾歲的女兒。這13個基因組還使研究人員得以一窺尼安德特人社區的社會組織。他們似乎是一個由近親組成的小團體,由十到二十個成員組成,社區主要通過女性的遷移來連接。
2010年,第一個尼安德特人基因組草案被公布。自那時起,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經對來自整個歐亞大陸14個不同考古遺址的另外18個基因組進行了測序。盡管這些基因組提供了對尼安德特人曆史的總體輪廓的見解,但我們對個別尼安德特人社區仍然知之甚少。
尼安德特人是一個已滅絕的古人類物種或亞種,他們在大約4萬年前一直生活在歐亞大陸。目前還不清楚尼安德特人的血統何時從現代人的血統中分裂出來,以及他們為何消失。
為了探索尼安德特人的社會結構,科學家們將注意力轉向了西伯利亞南部。這是一個以前對古代DNA研究非常有價值的地區--包括在著名的丹尼索瓦洞發現丹尼索瓦人的遺骸。從該遺址的工作中,我們知道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在這個地區存在了幾十萬年。我們還知道,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曾相互影響--正如發現一個父親為丹尼索瓦人、母親為尼安德特人的孩子所表明的那樣。
第一個尼安德特人社區
在他們的新研究中,由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團隊專注於Chagyrskaya和Okladnikov洞穴的尼安德特人遺骸,這兩個洞穴距離丹尼索瓦洞穴100公裏(60英裏)以內。尼安德特人在大約5.4萬年前曾短暫地在這些地方生活過,並且考古學家從其沉積物中發現了多具可能是同時代的尼安德特人遺骸。科學家們成功地從17具尼安德特人遺骸中提取了DNA--這是迄今為止在一項研究中對尼安德特人遺骸進行測序的最大數量。
俄羅斯科學院考古與民族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過去14年裏對Chagyrskaya洞穴進行了挖掘。除了幾十萬件石器和動物骨骼外,他們還發現了80多塊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和牙齒碎片,這不僅是該地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這些人類化石的集合體之一。

Chagyrskaya洞穴,西伯利亞
在Chagyrskaya和Okladnikov的尼安德特人狩獵山羊、馬、野牛和其他在洞穴所俯瞰的河穀中遷移的動物。他們在幾十公裏外采集石器的原材料,在Chagyrskaya和Okladnikov洞穴出現相同的原材料也支持了遺傳學數據,即居住在這些地方的群體是緊密聯係的。
以前對德尼索瓦洞的腳趾化石的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居住在阿爾泰山區的時間也相當早,大約在12萬年前。但遺傳數據顯示,來自Chagyrskaya和Okladnikov洞穴的尼安德特人不是這些早期群體的後代,而是與歐洲尼安德特人關係更密切。這也得到了考古材料的支持:來自Chagyrskaya洞穴的石器與德國和東歐已知的所謂Micoquian文化最為相似。
這17具遺骸來自13個尼安德特人--7個男人和6個女人,其中8個是成年人,5個是兒童和年輕的青少年。在他們的線粒體DNA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幾個所謂的異質體,這些異質體在個體之間共享。異質體是一種特殊的遺傳變異體,隻在少數幾代人中持續存在。
最東邊的尼安德特人
在這些遺骸中,有一位尼安德特人的父親和他十幾歲的女兒。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對二級親屬:一個小男孩和一個成年女性,也許是表妹、姨媽或祖母。異質體和相關個體的結合強烈表明,Chagyrskaya洞的尼安德特人一定是在大約同一時間生活-和死亡。"他們在同一時間生活的事實是非常令人興奮的。這意味著他們很可能來自同一個社會社區。因此,我們第一次可以用遺傳學來研究尼安德特人社區的社會組織,"Laurits Skov說,他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發現是這個尼安德特人社區內的遺傳多樣性極低,與10至20人的群體規模一致。這比任何古代或現今人類群體的記錄都要低得多,而且與瀕臨滅絕的瀕危物種的群體規模更為相似。
然而,尼安德特人並沒有生活在完全孤立的社區中。通過比較父親遺傳給兒子的Y染色體上的遺傳多樣性和從母親那裏繼承的線粒體DNA多樣性,研究人員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在社區之間遷移的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發現線粒體遺傳多樣性比Y染色體多樣性高得多,這表明這些尼安德特人社區主要是由女性遷移聯係起來的。盡管離Denisova洞很近,但這些遷徙似乎並不涉及丹尼索瓦人--研究人員在Chagyrskaya尼安德特人中沒有發現在這些個體生活的最後2萬年中丹尼索瓦人基因流動的證據。
"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幅尼安德特人社區可能是什麽樣子的具體畫麵,"該研究的最後一位作者本傑明-彼得說。"在我看來,它使尼安德特人看起來更像人類"。
相關:研究: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序列顯示出密切的家庭關係
(神秘的地球uux.cn)據cnBeta:一項新研究對尼安德特人的遺傳學和社會結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見解。科學家們對生活在一個緊密社區的13個人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揭示了一些特定的家庭關係。
尼安德特人是已經滅絕的人類親屬,他們一直生活到大約4萬年前,在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居住,並與現代人和其他人類如丹尼索瓦人相遇和交融。關於他們作為一個物種如何生活的證據正在積累,但新的研究深入到一個個體社區。
由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檢查了一小群10到20個尼安德特人,他們生活在西伯利亞的Chagyrskaya和Okladnikov洞穴中,距今約54000年。該小組從17具遺骸中提取了DNA,並對其基因組進行了測序。
結果發現,這些遺骸來自13個尼安德特人,包括7名男性和6名女性,其中8個是成年人,5個是兒童或青少年。基因組顯示,這群人關係密切,似乎在同一時期生活和死亡。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Laurits Skov說:“他們在同一時間生活的事實是非常令人興奮的。這意味著他們可能來自同一個社會社區。因此,我們第一次可以利用遺傳學來研究尼安德特人社區的社會組織。”
在這群人中,研究小組確定了一個十幾歲的女性尼安德特人和她的父親,以及一個小男孩和一個成年女性,後者是他的旁係親屬,像表妹、姨媽等。研究小組還在這些個體的線粒體DNA中發現了共同的異質體--隻持續幾代的遺傳變體,進一步表明了密切的關係。
研究小組說,社區之間的遺傳多樣性極低,表明是一個最多20人的小群體。耐人尋味的是,線粒體DNA的遺傳多樣性要比Y染色體的多樣性高得多--線粒體DNA是專門從一個人的母親那裏繼承的--Y染色體是由父親傳給兒子的。這表明,是女性在社區之間移動以與男性伴侶在一起。
最近對尼安德特人遺傳學的其他研究揭示了對雜交程度、第一代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混血兒以及克羅地亞的一個群體的深入了解,該群體可能是他們滅絕前最後幸存的人群之一。這項新的研究有助於從一個更有親和力的角度來描繪尼安德特人。
這項研究的最後一位作者Benjamin Peter說:“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幅尼安德特人社區可能是什麽樣子的具體畫麵。在我看來,它使尼安德特人看起來更像人類。”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相關:尼安德特家庭遺傳學“全家福”首度麵世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科技日報(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10月20日發表的一篇論文,首次描述了小型尼安德特人社群的親緣關係和社會組織。這些發現基於對亞洲兩個洞穴中發現的13個尼安德特人個體古DNA的分析,為尼安德特人的社會組織提供了新的見解。這是迄今對尼安德特人已知最大的遺傳學研究。
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長期致力於尼安德特人等已滅絕古人類基因組研究的瑞典科學家斯萬特·帕博,讓“尼人”再次走入公眾視野。尼安德特人在大約43萬年至4萬年前生活在亞歐大陸西部,是現代人的近親。
尼安德特人由於迄今未明的原因從地球上滅絕了,但他們的基因永遠活在了人類的基因中。從總計18名尼安德特人個體中提取的細胞核DNA形成的遺傳數據(來自多個研究的報告),已經提供了對這一人群的廣泛回顧,但人們對其社會組織所知甚少。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科學家們此次獲得並分析了11個來自“查吉爾斯卡亞”洞穴和2個來自“奧克拉德尼科夫”洞穴(皆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阿爾泰山脈)的尼安德特人個體遺傳數據。團隊發現,一些來自“查吉爾斯卡亞”的個體是近親,包括一名父親和他十幾歲的女兒,以及兩名二級親屬。這些結果表明,至少他們當中有部分人生活在同一時期。
團隊還發現,這些個體中的Y染色體(在父係中傳遞)遺傳多樣性遠低於線粒體DNA(在母係中傳遞),這說明女性比男性更可能遷移。他們提出,這些發現最好的解釋是一個小規模的社群(約20名個體),其中60%或以上的女性來自其他群體,加入其伴侶的家庭,而男性則留在原社群。研究人員提醒說,由於樣本量較小,或不能代表整個尼安德特人種群的社會生活。
鏈接:英國《自然》雜誌論文









